您的位置:欣欣旅游网> 青岛旅行社>蜗牛国旅>旅游资讯 > 缩百年沂蒙文化的古村-竹泉村

旅游资讯

缩百年沂蒙文化的古村-竹泉村

2017-11-16   来源:青岛新闻网   点击数:865
[导读]沂蒙山腹地的竹泉村,虽是几百口人的小村,但立村很早,元明时期叫泉上庄,清乾隆年间改名竹泉村。村子背倚...

竹泉水,从宸瀚亭的泉眼里喷涌而出,又从老龙嘴泓泄而下,现在,让我们沿着竹泉水,踏着古板路,来一次沂蒙文化之旅吧。

竹泉水,穿竹丛,绕矮墙,流过两台老碾,流到柴扉前,一对有些年代的兑臼分列的两侧。进得篱笆院里,迎面有一盘老磨。碾、磨和舀臼都为石制,是沂蒙人家用来加工米面,维持一天的生计的老家什。碾子靠滚动压碎粮食,磨则是用两片磨盘滑动摩擦搓碎粮食,兑臼呢,则要拿杆竖着杵。兑臼主要用来去除谷物的壳,碾适合加工成粉面或渣饼,磨最经常用来制作沫或糊。现代社会普遍依赖机器加工,但这些传统的工具制作的食粮,植物纤维破坏较轻,口感上就好得多,并且粗细程度均由自己掌握,手工制品的个性化、人性化的特色永远是机器代替不了。

在铁器和塑料制品远没普及之前,农家的各种器物用具,全指望自己双手编制。比如夏天多雨的季节,披蓑戴笠就是庄户汉子的标准装束。由于顶是尖的,沂蒙本地人管斗笠叫席尖,原料和床上铺的席子一样,用的是竹篾,蓑衣则要用蓑草编,据屋内的正在编着席尖的大爷说,蓑衣简单好编,就数席尖最难。编一个席尖要经过“剥皮、去疙瘩、开蘼、刮皮、去刺、编织、缝沿、上托、加辫”等诸多工序,好的席尖,既遮阳又遮雨,还凉快透风,多年都用不坏,有的人戴了半辈子,边沿都磨秃了,越戴越小,还照样天天扣在头上!

不管是下地干活,还是居家过日子,沂蒙人离不开的是筐头子、箢子、簸箕,盖顶子------,筐和箢是盛具,簸箕是粮食去沙去皮、区分粗细用的。手巧的农妇,使起来上下飞扬,极富动感;初次用的,憋红了脸干哆嗦,里面的东西还是杂货渣。城里人或是外地人见到那叫做“盖顶子”的东西,都极纳闷,想破头也想不出到底是什么武器装备。告诉你,以前不论什么缸什么盆,都要用它来蒙上盖上。虽然叫盖顶子,但却并不都用来盖顶,庄户人吃饺子、蒸馍馍就离不开它,因为它是用光滑的高粱莛编的,包好的饺子整齐的码在上面,干净卫生还不粘滑,水开了一推就顺溜地下锅。由于找不到更好的替代品,很多走进城里的沂蒙人,还常托老家的亲友捎几个用。

泉水叮咚响,流经磨盘路,流过油坊边,用这两个巨大滚圆的大石碾碾碎油料后,就要上木榨了。人工操作这样的大东西,油坊的工匠干的全是力气活,冬天穿大裤衩,也全身汗流,但这种老榨出油率太低,这些东西也只是表演性质,并不能量产了。

煮着竹泉水,垒起九转炉,煨上老式沂蒙凹底黑陶壶,一个老茶坊的家什就齐了。话说这黑陶壶,乃是用竹泉村边新王沟老坑泥的古泥制作,依靠传承于夏商的兽古陶技艺烧制而成。用它烧的水,绝无铁锈味,且含着泥土的气息。在竹泉村的梨园茶社的瓜棚下,泡一杯村里自产的竹叶青茶,听一出老戏,细细地品一品地道的沂蒙味,那是何等的惬意!

泉水一拐弯,墙角边,随意的就燃着个红火炉,大块的鸡肉,浓醇的香气,让你迈不开步,合不拢嘴。和其它地方不太一样,我们沂蒙山人做鸡,一般以慢火煨炖为主,佐菜除了松菇就是黄花菜。黄花菜一般种在菜园的地畔上,松菇则是纯野生。夏天雨后的早晨,竹泉的石龙山松林里,就会钻出许多松菇来,采摘晒干后,拿来炖鸡,有着动人心魄的香味。走出沂蒙山,尝遍了中国各地的鸡,还是感觉咱家乡的地锅鸡地道,拉馋,因为我们这种做法,不是依靠什么祖宗传了十八代的秘方拿味,就依靠本地草鸡和松菇的原味赢人。日子久了,在外的沂蒙人,回趟老家,不用准备什么菜,鸡先杀好,提前两个小时先炖上,保险一路流着哈拉子猛劲的朝回窜了。

有了香喷喷的地锅鸡,怎么也得喝气!这社会什么酒最金贵?纯粮食酒呀!到了沂蒙山,吃着地锅鸡,喝低度的勾兑酒,还真对不起你那胃!竹泉村有黄家酒坊自酿的竹泉酒,滴滴纯粮打造,用的全是沂蒙传统纯手工技艺,酿出来的酒掐头去尾,劲足味醇,号称“酒气冲天,飞鸟闻香化凤;糟粕落地,游鱼得味成龙”!喝这种酒,你可不敢用平时使的大酒杯,那样一杯下去你准会腿软话浮。派上用场的是沂蒙山当客坐席使的“牛眼盅子”,这种酒盅如牛眼大小,一盅三钱左右,凭是你酒场上再大的豪杰,一口一个,十盅下肚,也非倒既歪;平常酒量的人,你可不敢一口闷,只能慢慢扪;要是女流之辈,你干脆就别喝了,端起来闻闻,就醉趴下了!

酒过三巡,乘着酒兴,顺着泉水继续朝前,转过清水塘,有几位大嫂正在当街烙煎饼。提起煎饼,这可是沂蒙人的当家主食。只见,一摊面糊让她用刮板子划拉几下,一张圆圆的金黄喷香的大煎饼就成了。卷上点大葱野菜,抹上点肉酱,猛嚼一大口,腮帮子鼓鼓着,再吧唧吧唧嘴,馋得围观的孩子们直咽唾沫。

要想真拉馋,竹泉村还有一样沂蒙山的特产鲜物——粉皮卷大葱!粉是什么粉,沂蒙山产的红薯地瓜粉,一点没有什么其它添加,纯绿色有机。但要如何把一勺地瓜糊,变成透明锃亮、韧性弹牙的粉皮呢?这可就有学问了,沂蒙本地人管做粉皮叫“旋(去声)粉皮”,一个“旋”字,道出了这个手艺的全部内涵。只见老板舀一勺子粉糊到一个平底的盆,放到烧有开水的大锅里用力一旋转,让粉糊在盆里均匀的摊开,待粉烫熟,放到凉水缸里抄起,再到蜀黍杆排上略微去水,就可以卷上大葱大快朵颐了。粉皮好不好,功夫就这在一旋上,非一朝一夕练就,全靠家传,目前传承已到五代,可是地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到竹泉,你是品尝不到的呀。

吃了煎饼、粉皮,大热的天,酒劲也上来了,买罐王老吉消消暑?别,在我们沂蒙人眼里,王老吉就是个渣,那东西就是凉水不管用!我们有王氏熟梨,这个饮料用沂蒙特产车头梨为主原料,加上川贝、银耳等八味中草药熬制而成,这个天吃一杯,立码生津解渴,暑气顿消。王氏熟梨,既可热饮,又能凉吃,也上有上百年传承的“中华名小吃”,山东省“非遗”项目。

流着泉水的小巷内,随意转进一个翠竹掩映的人家,也许你会惊诧于一个不曾见过又似曾见过的场面:一位白发苍苍的大娘,坐在纺线车旁边,右手摇车,左手上下飞扬,正专注的纺线。如果在四十年前的沂蒙农村,家家都有这种场面,现在你只有在竹泉村能欣赏的到了。村里还有一架老式织布机,天天在织沂蒙“本地布”,这种布蓝底白花,素洁典雅,结实耐用,四十年前,沂蒙人哪个都穿,现在逐渐退出主流服装市场,成了工艺品。倒是村里的大娘媳妇们手工缝制的儿童小棉袄,表里全是纯棉面料,套的又是纯正棉花,两个袖子不是上的,极为舒服合身,本地人谁家有新生儿都要置办一身,据说已经打到京沪一线超市,成为抢手货。

我们沂蒙人,热爱生活,也会打扮生活,他们善于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化腐朽为神奇。把平实的东西演变成艺术。那些田野里扔的到处都是的玉米裤(成熟玉米的外皮),就被用来制作成各种兜篮制品,再涂上鲜艳的颜色,既实用又美观。诸多的兜篮凑在一起,在竹泉村绿海中,简直就是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竹泉村,竹叶青青,汇聚着久远年代的沂蒙风物志;竹泉村,泉水脉脉,流不尽的浓浓的沂蒙乡土情!它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不论你原从何方来,终到何处去,竹泉村里呈现出的沂蒙文化的大真大善大美,都会让你感染、让你陶醉,让你永远神往。

热门旅游线路 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