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欣欣旅游网> 呼和浩特旅行社>内蒙古中奥旅行社>旅游资讯 > 关帝庙街——难以忘却的鸟语花香

旅游资讯

关帝庙街——难以忘却的鸟语花香

2014-12-08   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804

北方地域辽阔,人也是豪放直爽,就从给城市街道起名字就能看出来,绝对不秀气,直来直去。只要说出街道的名字,就知道这条街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今天,我们就说说新城关帝庙街。顾名思义,因为巷子里有一座关帝庙,所以这条街道就叫关帝庙街,没有一点拐弯,没有一点歧义。我市1985年编写的《呼市地名志》中记载,清朝乾隆二年,此街道东口坐北朝南建有一座关帝庙,故称关帝庙街。里面介绍关帝庙街的建成时间和绥远城的建成时间一致。也就说明,这条街道的年龄和城市的年龄是一样的,有200多年的历史。书中还记录着,民国20年街道被更名为关岳庙街,1935年复称关帝庙街,1975年更名为文化街,1982年恢复原名,所以市民现在看到的这条街道依然叫关帝庙街。

    如今的关帝庙街

    曾经住在这条巷子附近的谢老先生告诉记者,关帝庙街就在现在的呼市实验中学附近,只要找到实验中学,再往前走四五百米就是关帝庙街。关帝庙街就在当时绥远城的东南部分,距离将军衙署很近。按照谢老先生的描述,记者从将军衙署一站很快找到了关帝庙街。

    现在的关帝庙街就在奈伦商厦附近,街道东西走向,与水源街隔着曾经的新城南街(也就是现在的昭乌达路)隔街相望。关帝庙街是一条非常长的大巷子,宽七八米,周围高楼林立,从巷子的东面向西望,一眼望不到头。

    记者到达巷子的时间是上午11时30分左右,当时巷子里有成群结队的小学生出来,小小的个子,背着大大的书包,给这条古老的巷子增添了不少童趣。从巷子的东面进去,路的南边首先是呼市新城区满族小学,继续往前走是关帝庙街小学,关帝庙街小学旁边就是新城区教育局。南北走向的日盛茂街、聚隆昌街、艺术厅南街横穿关帝庙街。

    关帝庙街北面是二眼井巷,二眼井巷再往北是西落凤街,这三条巷子相互平行,相互厮守。“巷子的走向基本没变,和现在差不多。当时的关帝庙街小学也在这个位置,只是现在是高楼,曾经是土房。”今年76岁的谢老先生回忆说。

    关帝庙是街上的标志建筑

    说到关帝庙街,不得不说这条街道上的关帝庙。关帝庙,新城人俗称老爷庙,位于关帝庙街东口,紧邻新城南街,与水源街上的城隍庙相对称,占地面积和建筑模式大体上相当,关帝庙南面临街庙门三间,中间一间为通道,两侧两间用山墙封堵起来,门两侧东西院有东西角门两座。“门前面路两边有两只黑色的铸铁大狮子,狮子比将军衙署门前的大狮子小,狮子蹲在方形铁座子上,这个方形铁座子也是有形状的,中间细,有弧度,四面都有花鸟图案。”曾经在这条街上住着的齐老先生说。

    关帝庙门前不仅有铁狮子,铁狮子旁边还有铁旗杆,旗杆很粗,大概有七八米高。“旗杆巷就是因为巷子里的旗杆而出名。这里的旗杆上面有壶形加粗段。进正门往里走是三间过殿,中间一间过殿可通行,这里可通行的过殿就像现在大召的过殿一样,两侧有可供居住的房子。以过殿为中心是前院子,有庙门、东西厢房,这些房子组成一个完整的四合院。再往里走是三间正殿,正殿后面有后院子,后院紧靠二眼井巷,后院的正房有八九间,东西还有厢房。”齐老先生说这些建筑物的时候,记者就在脑中构想当时的院子、房子的形式,不由感叹古人真是太有智慧了,这个院落如果放在现在,一定是清朝建筑的典范,将会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游览。

    据说清代关帝庙街上的关帝庙是习武之人习武的地方,当时这里有石锁和习武用的各种兵器,还有一把七十多斤重的关公大刀,自从这里变成习武人的习武之地,绥远城居民也就不过来烧香了。

    关帝庙隔街对面曾是戏台

    关帝庙庙门对面隔街是关帝庙戏台,东西与关帝庙庙院同宽。有趣的是,水源街上的城隍庙对面是城隍庙戏台,这两个庙和两个戏台隔着新城南街遥遥相对。戏台深约50米左右,戏台坐南朝北,戏台前面有台柱子,后台有专供戏子化妆的耳房,清朝时期戏台最北端有牌楼式三孔门,中门门楣上面雕刻着“昭明日月”四个楷书大字。

    关帝庙戏台在一个有门的院子里,日伪时期,这里曾经设立日本宪兵纠察处,不少抗日爱国志士在此遭受迫害。日本人投降后,国民党军队的蒲剧团曾在此卖门票唱过戏。“后来这里改为了露天影院,木头架子搭成篷子,刮风下雨,人们就挤在这个篷子里看电影,里面放着长条木头凳子,木头凳子由高到低排列着,当时新城没有电影院,这就是新城最高档的电影院,每晚卖票放电影,直到解放后。”谢老先生说。

    巷子里的满族老人

    关帝庙街小学偏西有一个大门院,上世纪50年代初,院子里住着一个满族老头,老人的院子虽然是一个土院子,但是里面种着各种灌木花卉,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夏天的时候,里面有樱桃、葡萄等果树。开着小花的低矮树,花蕊是水红色的,小而鲜艳,类似花椒大小。谢老先生告诉记者,他小时候每次放学走过这里,远远就能闻到甜甜的花香味。“那感觉美极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老人家院子里有很多的鸟笼子,老人就以捕鸟、卖鸟为生。那时候捕鸟,绳子上拴个大蚂蚁,街上的小鸟看见了就上去吃,每当这时,老人赶紧放下扣着的筛子,鸟就被捕着了。红的、黄的、绿的,什么颜色的都有。这位满族老人经常在他的大门院子外摆个摊儿售卖。关帝庙街小学和满族小学的孩子放学后常常驻足观赏,孩子们最喜欢这些五颜六色的小鸟了。谢老先生说,这也是为什么他能记住这个老人的原因,老人瘦瘦的,个子不高。当时的关帝庙街上路两边都是树,住家户院子里也种着各种名木。当年的关帝庙街,有声有色,如诗如画。“当年街道的景色历历在目,如今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站在街上望向远处,高楼大厦密密地遮挡了视线。”曾经住在街上的老人齐先生不禁感叹道。(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