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欣欣旅游网> 西宁旅行社>青海光大国际旅行社>旅游资讯 > 西藏印象之往事重提——当蚊子跨过“生命禁区”

旅游资讯

西藏印象之往事重提——当蚊子跨过“生命禁区”

2015-08-30   来源:微信公众账号:“寻找旅行家”   点击数:984
[导读]自从蚊子进来以后拉萨乃至整个西藏都没有先前那样神秘了......大多数人在这走马观花之下满足地到过西藏。—...

1995年进藏,布达拉宫很高朗,拉萨河畔几乎没有建筑,视野很开阔,方圆十几公里古老而神奇的宫殿都能映入眼帘。

 

当时雨水比现在少得多,雨季也没有现在长,哪怕是雨水最多、缺氧程度最小的七、八月份,山上的草也很少很少,冬天山石自然毫无保留地裸露在苍穹下。有一年夏天意外发现布达拉宫对面的山呈现出较为浓密的绿色,我欣喜若狂,连忙请来摄影师,将远山拉得很近,自己就这样拍下一张特殊的风景照。

 

虽然只是微微绿意,但高原显示了生机。兴奋之余我写下几行小诗:春雷轰隆隆/(日)光城静悄悄/谁言屋脊死亡地/绿色上山梢。

 

(1995年冬天,拉萨郊外)

 

★  二十年前的拉萨

 

布达拉宫广场没现在大,东边有茶园西边有火锅,茶园是简易的阳光棚,搭在柳树下,火锅是“蕃隆餐饮”,主要经营北京涮羊肉。拉萨的四川火锅(当时重庆还没从四川分出去)也不少,但最具规模、上档次的当推“蕃隆”,拥有一个大厅,大约能容纳五、六张餐桌。连接东西两端的是低矮的建筑,它们是临街小店铺,有复印、面点、小炒等,只留下不很宽的通道进入广场。

 

布达拉宫广场还有另一个功能--临时商品集散地,周末或节假日布满各种小百货摊位,我有一件穿了近二十年的羊毛衫就在那时候买的,很便宜,纯羊毛,据说是尼泊尔进口的。只有默默守候着布宫和布宫脚下这方清泉的古柳,二十年未变。

 

太阳岛被美丽的拉萨河环抱,与布达拉宫隔河相望,沿岸柳树成荫,景色宜人,是除了大昭寺、布达拉宫等老城区之外拉萨最早开发的新城区,已成为拉萨市区第二个中心。1990年代曾为红灯区,饮厅比比皆是,沿岛周围的流水也粉墨登场。21世纪,经过几次扫黄打非,太阳岛有如它的名字越来越阳光。

 

我记得,随地大小便的人随处可见,男女老少都有。与之相对应,拉萨的街面主要是土路,只有布达拉宫广场、大昭寺广场等少数繁华路面铺的是石板。从布达拉宫到罗布林卡这段500米左右的路程,晚上九点钟后出租车都不敢跑到西段,坑坑洼洼的路面漆黑一团,司机望而却步,多给钱也不行。拉萨第一条水泥路当数江苏路,是江苏省援建西藏的一项标志性工程,横贯拉萨东西,位于川藏、青藏公路的结合部,是西藏第一条现代意义的公路。

 

那时候,通信极不方便,打电话要到邮局去排队,由于外出不方便,信件在途时间太长,母亲因过度思念儿子而患了一场大病。后来出现“大哥大”手机,一般人用不起,一位领导不小心摔坏了外壳,他亲自用透明胶布小心翼翼、后悔不已地裹缠。

 

西藏节日很多,我印象最深的是萨嘎达娃节(译意穷人节),节日一般七天,期间拉萨主要街道上人山人海、络绎不绝,车辆无条件停下来避让磕长头的朝拜者,长号声、摇铃声、颂经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通宵达旦。布施的人们早已准备好零钱施舍,受施者坐在路旁坦然接受,里三层外三层,真可谓水泄不通。只要伸手就有收获,不管僧侣世俗,也不管藏族非藏族,每天的布施收入比登三轮或卖菜高。施舍的人们唯恐施不到位,因为据说在萨嘎达娃节期间施舍所得到的福报是平时的十倍。

 

西藏的牛能文能武,牦牛踏冰卧雪,有草吃草有雪吃雪,什么都没得吃时吃太阳--冬天的西藏,我看到成天没有草吃而靠晒太阳打发时光的牛。十多年前,一份文件放在路旁石块上,一头牛路过时将它卷进嘴里、吞进肚里,整个过程不到半分钟,等工作人员反应过来时已经晚了,怎么也想不到西藏的牛会吃纸!

 

(1996年8月,布达拉宫脚下的小山绿了,远处的大山在云雾缭绕中做着绿色的梦)

 

★  生命禁区被打开

 

西方学者认为海拔3000米以上是生命禁区,拉萨处在这条禁区线之上600余米的西藏高原腹地,藏民族以拉萨为中心曾建立强大的吐蕃政权。藏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几乎都诞生在这条生命禁区线以上,辉煌一时的古格王朝就出现在素有“西藏之西藏”之称的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的阿里地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莫过于此。

 

在东方人眼里,大地似乎没有生命禁区,这一点可以从道家思想和佛家教义中得到诠释。现在拉萨周边的山在夏天都长起了草,而且长势一年比一年好,有气候变暖的因素,有改造环境的人为原因,比如近年来拉萨河南坡的绿化工程已初见成效,各区(市)直单位都划分了责任林地。过去拉萨是看不到蚊子的,苍蝇倒是很多而且体形大,2007年青藏铁路线开通后开始出现蚊子,可能就是火车带进来的。蚊子能在拉萨成活从另一侧面反映拉萨的环境越来越宜人。正应那句老话:打开窗户不免苍蝇蚊子飞进来。自从蚊子进来以后拉萨乃至整个西藏都没有先前那样神秘了,看来美好的东西宜向往而不宜得到,而这所谓的得到也往往限于触觉所及,至于心灵的沟通则是另一码事,大多数人在这走马观花之下满足地到过西藏。

 

二十年前决定赴藏时,脑海里全是雪茫茫一片,一年四季就是一个白字,并作好了最坏打算。然而,当飞机降落在拉萨贡嘎机场时,我喜出望外,地上并没有雪,平地上还有树有草。有绿色就有希望,我深深地吸着气--没有绿色更应该如此,因为这里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氧量低,只相当于内地的60%。空气很清新,没有一丝污染,虽是盛夏时节也感到浓郁的凉意。用心去拥抱自然她也会给你心的回报,一路上我与大山对话,与这片神奇的天地窃窃私语,因为我相信万物皆有灵性,所以高原反应不那么明显。

 

其实有雪并不是坏事,下雪时空气更湿润,空气中氧份更高。之所以心存怕雪的阴影,一是雪与冷相连,另一个是当年西藏多数地区发生雪灾,损失不小。在西藏生存,危险不在气温低而在缺氧,不在纬度高而在海拔高,前者对人体伤害不言而喻,后者往往容易被忽略,海拔高导致的空气稀薄、气压低,使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形成向外肿胀的趋势,尤其对从低海拔地区上来的人员更是如此,整个身体机能都会发生适应性改变,等回到内地时又发生相反方向的改变,这样来回折腾,对于长期在西藏过着牛郎织女式生活的人们就是的考验和危险。除了生理的还有家庭的社会的,所以当你在格桑花烂漫时节来到西藏啧啧称道时,别忘了草木凋零时怒放的另一种美丽的花朵。

 

【1997年7月,当时铜牦牛位于十字路口正中间(现已向南移到路旁),盛夏时节依然可见山顶上的积雪(现在即使是冬天拉萨周边的山几乎看不到雪)】

 

(1997年隆冬时节,罗布林卡内寺庙前)

 

★  变化的西藏

 

1990年代中,虫草还可以用大米、罐头、胶鞋互换,市面价二千多元人民币每斤,但都嫌昂贵,因为那时一名科级干部的月工资最多只能买三两虫草。后来虫草价格与工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达到十倍以上,于是不少人后悔当初没有备点存货以期后来卖高价。近年禁止公款请客送礼等八项规定出台后,虫草价格明显回落。在“牦牛吃虫草,我吃牦牛”的广告驱动下,牦牛肉价也不断攀高。价是否实另当别论,货真问题令人堪忧,打着牦牛的幌子卖马肉、普通牛肉的不在少数。还有的玩偷梁换柱的伎俩,“聪明”的老板在为顾客绞肉时调了包,有的甚至调上淋巴结等黑心的大包。

 

在西藏躺着都是奉献,有人这样说。这话不假,至少没让身体浪费氧气,特权也办不到,它至多让人进入高压氧舱饱餐一顿,很快又回到这赤裸裸的天地间,而这高科技玩艺儿是最近两三年才现身高原的。微小的身体较之广袤的高原,体内的容积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人的力量其实没有自夸的那样伟大,尤其是采取掠夺方式对待大自然时。西藏不是干燥、缺氧吗?把喜玛拉雅山炸个缺口、引印度洋水气进来不就得了!在上个世纪那个头脑发热的年代有人物提出这样的设想,庆幸的是这项“宏伟”构想最终未被采纳。

 

拉萨大小老板都对军人的工资很感兴趣,有的研究得很精到,工资还未涨他们就先涨物价,相互带动都在涨,小商贩们只要断定购物者是军人,价格总比其他消费者高。对于不少老板来说,也许这就是拉萨乃至西藏好找钱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2008年3月14日那股浓烟是针对旗杆和纪念碑的挑战,烟火熄灭后,布宫广场上方又飞起欢乐的和平鸽。当时内地出租车主纷纷弃车离开西藏,低价抛售车辆和路线牌,接手的人因此发了财。若论军民关系还是过去纯洁些,3 14期间军人受尊重的程度陡然攀升,可短短几年之后,军民关系似乎又回到事件之前。

 

不过,人间自有真情在,不分民族。在八廓街,一名武警战士在平暴中牺牲,一位藏族姑娘为他献上一束鲜艳的玫瑰,却不能一睹战士遗容,姑娘只好手捧鲜花天天为英雄祈祷,歌曲《天街玫瑰》讲述的就是这段故事。

 

(1997年清明节摄于西藏电信大楼前,这是西藏第一栋高楼大夏,楼高11层)

标签:西藏,历史

热门旅游线路 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