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欣欣旅游网> 乌鲁木齐旅行社>新疆中国旅行社>旅游资讯 > 美丽好客的维吾尔族欢迎您来新疆旅游
  1. 1
  2. 2
  3. 3
  4. 4
  5. 5
  • 新疆旅游早鸟特惠
  • 新疆私人定制专属旅游
  • 大美新疆专列欢迎您
  • 神秘南疆精华之旅
  • 秋冬国内出境特惠中

旅游资讯

美丽好客的维吾尔族欢迎您来新疆旅游

2014-03-22   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2325
[导读]维吾尔人性格豪爽,待人诚恳,讲究礼貌,热情好客。男人见面点头鞠躬致意,并说:“萨拉木里坤”(意为问安...

维吾尔族是新疆的主体民族,全疆各地均有分布,80%以上聚居在天山以南的南疆区域。维吾尔人生产方式多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善经商。在南疆塔里木盆地周围绿洲原野中,维吾尔村落星罗棋布,人口密布。住房多为土建,房顶平坦开天窗,房前多有花园,屋后有果园。维吾尔农民用辛勤和汗水把家园经营得特色独具。

不论是南疆或北疆,维吾尔男女均喜爱戴小花帽。只是因地域不同,男女老少有别,花帽的形状、图案、色彩而有所不同。乡间男子多穿“袷袢”,妇女穿连衣裙,外罩黑色或紫红色绣花背夹,喜欢戴耳环、项链等首饰,用当地特有的一种奥斯曼草描眉毛。小姑娘头上扎成许多辫子,这种装扮形式,成为新疆民族风情中独具特色的象征。

维吾尔人性格豪爽,待人诚恳,讲究礼貌,热情好客。男人见面点头鞠躬致意,并说:“萨拉木里坤”(意为问安祝福)。妇女见面相互拥抱,互相贴一下脸颊,并轻声问候:“萨拉木”。而对非本民族的朋友,不管年龄、身份、男女,均问候:“您好。”在维吾尔语中,“亚克西”是“好”字的译音。久之,“亚克西吗”这句易学易懂的半汉语半维语的问候语,被维吾尔人当作汉语意思问候客人。在新疆的汉族人也常用这种半维语式的“亚克西吗”问候少数民族。

维吾尔人普遍信仰伊斯兰教,虔诚地履行伊斯兰教义、礼仪,与其接触和做客维吾尔人家,应当尊重对方的礼节。

维吾尔族在农村一般自成村落,从事农业生产;并擅长经营园艺、瓜果、林木、饲养奶牛及羊。市区内的维吾尔族人多从事手工业的商业。手工业以制革、打铁、食品加工等为主;商业多经营毛皮肠衣、干鲜水果和民族用品。


  维吾尔族热情好客,崇尚礼节。路遇尊长、朋友,都要把右手放在胸前,上身前倾,并道"色俩目",以示问候。走路让长者先行,谈话让长者先说,坐下时让长者坐在上座;小辈在长者面前不准喝酒、抽烟;亲友相见必须握手问候,互相致礼和问好,然后右臂抚胸,躬身后退步,再问对方家属平安;妇女在问候之后,双手扶膝,躬身道别。

  维吾尔族人的衣着,一般都比较讲究。老年男性喜欢穿右衽斜领无纽扣的“袷袢”(长上衣),腰系长带,足着“买斯”(软底鞋),外套“喀拉西”(套鞋);中青年男性喜穿小花或花格衬衣,西式长裤,外着西服或便服,喜穿皮鞋;妇女无论冬夏喜着裙装,西式上装配以长裙,足穿长筒袜和皮靴,头戴花帽或系纱巾,冬季则围以大方巾。现在城市居民多穿时装。城乡妇女均喜欢戴首饰,以耳环、手镯、戒指比较多见,也戴项链。年青姑娘有画眉的习惯,将两眉画连在一起。维吾尔族姑娘以长发为美,婚前梳十几条细发辫,婚后一般改梳两条长辫,辫梢散开,头上别新月形梳子为饰品。

  维吾尔族男女老少都戴四楞小花帽。维吾尔族花帽品种繁多,维吾尔语音译为"朵帕",一般都用黑白丝线或彩色单线绣出各种民族形式的花纹图案,以绣花、挑花、绊金、绊银、串珠等方法,用手工缝织而成。

  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禁止在清真寺和麻扎(墓地)附近喧哗。吃饭时不能随便拨弄盘中食,不能随便到锅灶前面,不能剩饭;饭毕有长者领作“都瓦”时禁忌东张西望或立起。在衣着方面,忌短小,上衣一般要过膝,裤腿达脚面。最忌户外着短裤。屋内就坐时要跪坐,禁忌双腿直伸、脚底朝人。亲友相见要握手互道问候。然后双手摸须,躬身后退一步,右臂抚胸;妇女在问候之后要双手扶膝躬身道别。接受物品或清茶要用双手、忌用单手。

  维吾尔族人禁吃猪肉、驴肉、食肉动物,禁食一切动物的血和自亡的、非伊斯兰教徒宰杀的牲畜。只吃穆斯林(伊斯兰教徒)宰杀的牛、羊、骆驼、马肉入鸡、鸭、鱼肉。平时以白面、大米为日常主食。饮食花样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主要有抓饭、拉面、肉粥、薄皮包子、烤包子、油塔子、曲曲(形似小饺)、烤羊肉、牛羊肉汤及大小厚薄不同形状的烤馕。蔬菜主要有皮芽子(洋葱)、卡马古尔(蔓菁)、胡萝卜、辣椒、豇豆、西红柿等。调味除盐醋外,喜用极椒、孜然(安息茴香)。早饭一般喝茶吃馕,不多炒菜;午、晚两餐常吃抓饭、包子、拌面、汤面、有时吃手抓羊肉。在吃抓饭和手抓羊肉前都要净手,不用筷子,直接用手抓食。有时还吃“阿勒瓦”(一种用糖和面做的糊糊)。维吾尔族人民都喜欢喝茯茶和奶茶。

  维吾尔族的传统建筑具有明显的干旱地区建筑特点。多以土坯砖为建筑材料,少用甚至完全不用木料,房顶多穹窿顶或平顶,墙壁较厚,拱形门窗,窗口少而且小,天窗较大,用来采光。屋内砌土坑,供起居坐卧,又有火墙、炉灶,以取暖、做饭。住房多成方形院落,屋内多装饰民族图案。大门忌向西开,房前屋后种植果树、花木。屋前搭葡萄架,成一凉棚。有些住房还有较宽的前廊。

  维吾尔族婚礼由阿訇主持,念“尼卡”,确立夫妻关系。其间举行跳舞等各种喜庆活动。婚前男方需向女方交纳彩礼。

  遵照伊斯兰教规,维吾尔族实行土葬,主张速葬。他们以白布裹尸,用抬尸床将尸体送至墓地,挖穴安葬,不用棺材,不用任何陪葬品。墓丘多长方形,也有圆形的。坟地周围砌围墙,不许牲畜进入,不许取土挖土。人死后,死者的亲属要戴孝以表示哀悼。死后的第3天、第7天、第40天及周年之际,家属要请阿訇念经,做抓饭、炸油香等招待亲友,为死者祝福,称为“乃孜尔”。

  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基本上都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主要有“库尔班”节(古尔邦节)、肉孜节(开斋节)。“库尔班”是“宰牲”的意思,库尔班节的那天早晨,几乎每家都要宰羊。过节时,维吾尔族群众无论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相互登门拜访祝贺。在乡村,每年3月22日还过“诺肉孜”节,迎接新春的到来。

  维吾尔族人民能歌善舞。每逢盛大节日和喜庆吉日,或是劳动之余,维吾尔族男女老幼都要伴着"达甫"(手鼓)等唱歌跳舞,节奏欢快,舞姿轻巧,情绪炽烈。

欣欣优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