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欣欣旅游网> 兰州旅行社>甘肃金龙国际旅行社张掖路营业部>旅游攻略 > 2019暑假兰州到敦煌旅游认识敦煌历史人物
  1. 1
  2. 2
  3. 3
  4. 4
  • 丝路旅游
  • 甘肃青海西北大环线
  • 包车游 租车游 自由
  • 甘南深度游

旅游攻略

2019暑假兰州到敦煌旅游认识敦煌历史人物

2019-03-12   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404
[导读]2019暑假兰州到敦煌旅游认识敦煌历史人物

2019暑假兰州到敦煌旅游认识敦煌历史人物

难兜靡

乌孙国国王。秦末,大月氏向居留在敦煌一带的乌孙发起攻击,最后乌孙战败,国王难兜靡战死,残部逃往匈奴,大月氏控制了敦煌一带(《汉书•张骞李广利传》)。

冒顿

冒顿(?—前174),秦末汉初匈奴单于。公元前209年杀其父头曼自立,有战士号称三十万,东灭东胡,并发兵向西攻击占据河西走廊的大月氏。大月氏战败,其残部被迫西迁到伊犁河流域,匈奴控制了敦煌与河西,威胁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史记•匈奴传》、《汉书•匈奴传》)。

霍去病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汉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官至骠骑将军,封冠军侯。元狩二年(前121)春,汉武帝派其出击河西匈奴。率万骑从陇西出发,翻越祁连山,在皋兰山下大败匈奴,杀死、俘虏敌军八千九百六十人。同年夏,再率大军攻进祁连山,斩杀、俘虏匈奴三万余人。经过这两次战役,控制河西西部的昆邪王当年秋杀驻守河西东部的休屠王,率部众四万余人降汉。河西正式归入汉朝版图,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元狩四年,又和卫青共同击败匈奴主力。他先后六次出击匈奴,解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李广利

李广利(?—前88)西汉中山(今河北定县)人。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时为贰师将军。率军西征大宛。初战失利,次年退回敦煌,上书:“愿且罢兵,益发而复往。”建议武帝罢兵,未准,乃屯留敦煌,补充兵员物资。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太初四年(前101),汉廷在敦煌集结了战士六万,牛十万头,马三万余匹,驴、骆驼一万多,兵械齐全。从各地征发的运送军粮赴敦煌的人马车辆络绎不绝。他率领这支大军再次出敦煌西征,越过葱岭,所向披靡,于太初四年(前101)攻破大宛,取得善马三千余匹。后出击匈奴,兵败投降,不久被杀(《汉书•张赛李广利传》、《汉书•武帝纪》)。敦煌市李广利西征大宛的坚实的后方军事基地,在这里留下了关于贰师将军的许多传说,最著名的当属“刺壁飞泉”,并因此而留存了贰师泉、悬泉水、悬泉驿等古迹。至今留存于世的敦煌文书《敦煌廿咏》中就有《贰师泉咏》:

贤哉李广利,为将讨匈奴。路指三危迥,山连万里枯。 
抽刀刺石壁,发矢落金乌。志感飞泉涌,能令士马苏。

据说,贰师将军李广利首征大宛失利后,退守敦煌,损失惨重,剩下的人困马乏,饥渴难当。这时,汉军来到敦煌东面的一座山脚下,为了解决士兵的饮水问题,李广利以掌击山,仰天悲誓,抽出佩剑刺向山崖,刹那间,一股飞泉从崖间喷涌而出,士兵们大喜过望,纷纷饮水解渴。由于水是从悬崖中流出,故称悬泉谁;出水形成一眼泉,遂称贰师泉。悬泉水只有一里多长,水流极细,奇怪的是,传说悬泉水遇到人多时则出水多,人少时则出水少。因有了水源,此地便成了重要的交通驿站。当唐代永淳二年(683),地方官奏请朝廷建成悬泉驿,成为瓜沙间的重要驿站。

窦融

窦融(前16—62),字周公。西汉末、东汉初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新莽末,为波水将军,继降刘玄。时中原大乱,乃自请至河西为官,得张掖属国都尉。刘玄败,河西五郡共举窦融行河西郡大将军事,拥兵自保,割据河西。团结当地汉族地主和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对百姓施以“宽和”之政,鼓励各族人民从事农业、畜牧业生产,并且“抚结雄杰,怀辑羌虏”的政策,团结当地汉族地主和少数民族上层人物。使河西地区“上下相亲,晏然富殖”,经济有所发展。当时关中粮价飞涨,一石谷值万钱,而河西一石谷仅三千至四千钱。故中原“流人避凶饥者,归之不绝”。他还加强边塞防御,“修兵马、习战射,明烽隧之警”,有效地制止了匈奴的侵扰。建武六年(30),他归服东汉,协助刘秀攻灭魄嚣。建武十三年(37),应刘秀之召至洛阳,任大司空等职,永平二年卒,十年七十八岁,谥号曰戴侯。(《后汉书•窦融传》)。

索班

东汉安帝时人,敦煌太守。永初元年(107),西域诸国反叛,朝廷因罢西域都护,北匈奴即复收西域诸国,共为边寇十余岁。元初六年(119),索班任敦煌长史。敦煌太守曹宗派他率一千余人屯军伊吾(在今新疆哈密),意在招抚西域诸国。不久,车师前王、鄯善王均前来归降。数月后,北匈奴与车师后部王大举进攻,索班全军覆没,鄯善王急向曹宗求援,车师前王败逃。曹宗欲发兵击匈奴,救鄯善,进取西域,但朝廷邓太后未准。令置西域副校尉,居敦煌,复部营兵三百人。其后北匈奴月车师入寇河西,朝廷不能禁,议者因欲闭玉门关、阳关,以绝其患(《后汉书•班梁列传》)。

张珰

东汉安帝时人。曾任敦煌太守。永初元年(107),西域诸国反叛,朝廷因罢西域都护,北匈奴再度控制西域,不断骚扰敦煌。延光二年(123),张珰上书朝廷,直陈三策,上策是将酒泉属国的吏士二千余人集结在敦煌境内,出击北匈奴呼衍王,再征发鄯善王兵五千人威慑依附北匈奴的车师后部;中策是设置军司马,率五百人出据柳中城,由河西四郡供应其犁牛和粮食;下策是放弃交河城(在今新疆吐鲁番),将鄯善等依附汉廷的小国迁徙入关。经过廷议,朝廷决定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率五百人出屯柳中城,班勇终破平车师(《后汉书•西域传》)。

张朗

东汉顺帝时人。曾任敦煌太守。永建二年(127),西域诸国皆臣服,唯有焉耆王元孟没有归降,班勇上奏朝廷欲攻打焉耆。张朗率河西四郡兵三千人出关与班勇会师,征讨焉耆。大军分两路前行,朗从北道,勇从南道。约定两路大军会师的时间。朗军先至,派司马率军攻击焉耆军队,斩首俘虏二千余人,焉耆王被迫投降,遣子入朝诣阙贡献方物(《后汉书•班梁列传》)。

裴岑

东汉顺帝时人。曾任敦煌太守。永和二年(137),岑率郡兵三千人出击北匈奴呼衍王,于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大败呼衍王,建祠立碑而还。碑文曰:

惟,汉永和二年八月,敦煌太守云中裴岑,将郡兵三千人诛呼衍王,斩馘部众,克敌全师,除西域之灾,蠲四郡之害。边境艾安,振威到此,立德祠以表万世。

《重修敦煌县志》中说:“裴岑碑所传不一,皆迹完整,文词小异。盖因原碑磨勒不可辨认,摩刻者传写之误也。其一将郡兵三千人作‘将郡兵五千人’,诛呼衍王等作‘呼衍王寿’。除西域之灾作‘除西域之叛’。‘振威到此,以表万世’作‘诚威武无二,建祠以志万世’。皆文义可通。不知其何所是也。”

《裴岑碑》原在西塞巴尔库尔城西五十里,地名石人字。雍正七年,大将军钟岳琪移至将军府,今存。

淳于伯隗

东汉桓帝时人。任敦煌长史,永寿四年(158),汉军刘平国等在龟兹兴建列亭完工后,他为之作《龟兹左将军刘平国等作列亭诵》,铭刻于龟兹北山(今新疆拜城东北喀拉达格山)岩壁上,尾记“敦煌长史淳于伯隗作此诵”,反映了东汉掌兵的敦煌长史与西域的密切关系。

张奂

东汉敦煌渊泉人。字然明。父悙,为汉阳太守。奂少游学三辅,师事太尉朱宠。举贤良,对策第一,擢拜议郎。永寿元年(155),迁安定属国都尉,连破匈奴,正身洁己,威化大行。后历任使匈奴中郎将、武威太守、大司农、护匈奴中郎将,屡建战功。因得罪权臣王寓,被禁锢归田里,乃设馆传授儒学,有门徒千人。著有《尚书记难》三十余万言,铭、颂、书、教、诫述、志、对策、章表二十四篇。初,《牟氏章句》浮辞繁多,有四十五万言,奂减少为九万言。后辟大将军梁冀府,乃上书桓帝,奏其《章句》,诏下东观。

永寿元年,奂初到职,而南匈奴左薁鞬台耆、且渠伯德等七千余寇美稷。东羌复举种应之。奂不听,遂进屯城,收集兵士,遣将王卫招诱东羌,因而据龟兹,切断了南匈奴与东羌之间的联系。周边诸国与奂和亲,共同攻打薁鞬等,薁鞬接连战败,伯德惶恐,率领将士归降。羌等少数名族性贪婪,之前有八都尉好财货,民得其苦,及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迁匈奴中郎将,时值休屠王及乌桓并同反叛,烧度辽将军门,引屯赤坑,烟火相望。众兵大惊,欲往逃窜。奂安坐帷中,与弟子讲诵自若,军士稍安。乃派兵潜入乌桓营中,阴与和通,遂斩休屠各渠帅,袭破其众。诸胡部族悉皆归降。延熹元年,鲜卑族侵犯边境,奂率南单于击打鲜卑,斩首数百人。明年,梁冀被诛,奂被免官禁锢。奂与皇甫归友善,奂既被锢,凡平日的旧交均不敢为他说话,唯有皇甫归前后荐举七次,在家四年,重新被授予武威太守。在位期间,他平均徭赋,率厉散败,河西各地逐渐复归。当时河西民间流行有很多巫术、禁忌,凡二月、五月生孩子或者子女与父母同月出生的,都要杀掉。奂对此严加禁止并进行惩罚,风俗逐渐改良,百姓为他立祠以纪念。延熹九年春,征拜大司农。鲜卑部族听闻张奂离开,遂与南匈奴、乌桓等少数民族联合入塞,寇掠幽缘边九郡,杀掠百姓。同年秋天,鲜卑率八九千骑兵入塞,诱引东羌与之联盟。于是上郡沈氏、安定先零等你部族共同寇扰武威、张掖等地,缘边居民大受其害。朝廷以此为忧,复拜奂为护匈奴中郎将,以九卿秩督幽、并、凉三州及度辽、乌桓二营,兼察刺史、二千石能否,赏赐甚厚。匈奴、乌桓听到奂再次到来,相继归降,大约有二十万人。奂只诛杀首领,其余皆收纳,令鲜卑出塞去。永康元年春,东羌、先零五六千骑寇关中,攻略云阳。同年夏,又攻没两营,杀死士兵千余人。同年冬,攻入三辅诸地区。张奂遣司马尹端、董卓并击,大败之,斩其酋豪,首虏万余人,三州清定。论功当封,奂不事宦官,故赏遂不行,唯赐钱二十万。并辞不受,而愿徙属弘农华阴。按照旧制,边疆人不得内移,但是由于奂功劳殊荣,特许他为弘农人。

张奂的两个儿子均为著名学者和书法家。长子张芝,字伯英,尤好草书,最知名。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被后人誉为“草圣”,芝弟昶,字文舒,并善草书,至今称传。(《后汉书•皇甫张段列传》)。

曹全

东汉敦煌效谷人。字景完。曹参后裔,曹捧之子。高祖父敏,曾祖父述,祖父凤,父亲埲。建宁二年(169)举孝廉,官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讨疏勒王和德,后迁扶风槐里令。曹全生性贤孝,收养季祖母,礼无遗缺。故乡人为他编一句谚语:“重亲至欢曹景完。”旋以弟丧弃官。光和六年(183)复举孝廉,次年除郎中,拜酒泉禄福令,转邰阳令。慰老济贫,赈粮施药,兴完城廓,荐贤举能,时人勒碑称颂,名《曹全碑》。碑存陕西省博物馆。 

2019年兰州到甘南旅游线路推荐:http://lxs.cncn.com/65760/l327143

兰州到青海旅游线路推荐:http://lxs.cncn.com/65760/l309608

兰州到敦煌旅游线路推荐:https://lxs.cncn.com/65760/t290931

更多关于 兰州到敦煌旅游 兰州出发国内游报价 出境游线路推荐 相关资讯请进入:

http://lxs.cncn.com/65760

标签:兰州到敦煌旅游 兰州出发国内游报价 出境游线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