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欣欣旅游网> 上海旅行社>上海品优国际旅行社>旅游资讯 > 杭州旅游攻略 杭州旅游景点 杭州旅游线路

旅游资讯

杭州旅游攻略 杭州旅游景点 杭州旅游线路

2023-02-27   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102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西湖水质开始恶化,由于西湖临近市区的东南部,人口稠密,旅馆、饭店、住宅、别墅相继兴建,所有污水直接排入西湖。而湖滨三公园、一公园埠头、涌金门沿湖一带,作为居民日常洗刷场所,一直使用到20世纪50年代初。长时间后,西湖水质变得混浊灰暗。

建国初期

1950年,西湖西南部丘林地带,新建的十多座休、疗养院和宾馆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水排入湖内,加重了水体的污染程度。这一时期西湖水草丛生,湖水的自净能力差,水质情况不稳定。

1958年初夏,西湖湖水变红,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

1959年,根据发展工业生产的需要,杭州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在53年规划基础上做出了重大的修改,提出了建设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综合性工业城市”的设想。由于片面强调工业生产,致使大量工厂搬进风景区,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中国正处于大跃进和接踵而来的三年自然灾害和经济困难时期,西湖风景区的建设因此受到了致命的打击。景区的建设资金明显减少,这一时期的园林建设处于低谷。

文化大革命时期

在“破四旧”和砸烂“封资修”的口号声中,西湖风景区遭受了一场规模巨大的浩劫。风景区内的文物古迹被视为封建迷信的代表,遭到了历史上最为恶劣的人为破坏。烟霞洞建于后晋、五代时期的石窟造像部分被毁,石屋洞岩壁上的罗汉石雕、净慈寺的佛像、紫云洞的石刻佛像、岳庙内的塑像和虎跑的五百罗汉厅的罗汉全部被毁。张苍水等坟墓被挖,西湖十景的石碑多数被砸,有的被丢入湖中。风景点的楹联、匾额大部分被毁。西泠印社荒芜关闭,基本停止了文化活动。原钱王祠仅存的两座石牌坊(其中包括钱王祠前方池北,建于清朝的著名的“功德坊”),和祠前的方池被推倒和填没。黄龙洞景区的龙头雕塑被毁,部分年久失修的建筑遭到拆除,同时因为挖掘防空洞而截断了龙口吐水的白沙泉水源。其中岳王庙受到的破坏最为严重,除了岳飞塑像被毁之外,岳飞的坟墓被挖,岳庙碑廊内名贵的碑刻被砸破后填入地下作为地坪块石基础。秦桧夫妇等四个佞臣铁像在这场浩劫中遗失。

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周总理的直接关怀下,灵隐寺暂时关闭,寺庙、飞来峰石刻造像、寺内的其他文物古迹都完整地被保存了下来。

十年浩劫过程中,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之下,景区的管理工作也陷入了全面瘫痪的状态,除迁入了大量工厂之外,更有众多的机关单位相中了西湖这块风水宝地,以各种名义、方式迁入西湖风景区。

这一时期,西湖风景区树木被任意的砍伐,又重新出现了3000余亩的荒山和疏林地区。 [10] 

初步建设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浙江省将西湖林场从省林业厅划归杭州市,并且每年拨专款5万元,用于风景区内的植树造林、消灭荒山工作。

1950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展开绿化西湖治山造林运动。

1951年,治理西湖作为杭州城市建设项目,由国家投资人民币454万元进行建设。同年,杭州市人民政府设立疏浚西湖工程处,着手全面疏浚西湖。

1952年,治理西湖工程正式开始。

1957年,化荒山工作圆满结束。截至同年末,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开放游览的公园风景点发展到30余个,游览面积达到101.81公顷,比解放初增加47公顷。

1959年,治理西湖工程竣工。

1965年,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可供游览的景区面积达到213.51公顷。

1950—1956年七年间,西湖山区全面展开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绿化,基本使3800多公顷的荒山绿化。

1950年至1959年底,西湖山区植树总数累计达到2570万株。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杭州市政府组织失业工人以工代赈,对西湖风景区西部山区的游步道进行了全面的休憩,就地取石,以弹石路为主,整修山路长达20余千米。

杭州西山花圃

1952年,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在西山一带开垦荒坟3公顷。

1954年,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正式成立杭州西山花圃。

花港观鱼公园

1952年至1955年,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在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观鱼的遗址上,建设完成了一座面积达到14.65公顷的临湖公园。

1953年5月,花港观鱼公园开始进行总体规划,由中国风景园林设计师孙筱翔先生执笔设计。

1955年9月,花港观鱼公园设计工作结束。

1955年底,公园基本建成,园内主要包括:红鱼池、牡丹园、疏林草地、大草坪、丛林区和花港等六个不同的景区。

1963年,在社会经济大环境略有好转之后,花港观鱼公园又紧接着进行了第二期的扩建工程。在新近划入公园范围的5.5公顷疏浚西湖的堆土区,规划建设了芍药圃并兴建了一些园林建筑;在后花港地区增建亭子花架,在小南湖畔新建茶室、接待室;并改建惠庐别墅为餐馆。

1964年,完成施工,公园总面积达到21.3公顷。

柳浪闻莺景点

1951年,柳浪闻莺景点重建碑亭,种植树木,开辟了占地仅1公顷的公园绿地。

1954年,拆迁南山路、开元路以西地段上的棚户居民,种植垂柳,铺设草坪,辟建为涌金公园,公园面积2.8公顷。

1955年,开始进一步扩大柳浪闻莺景区的面积,规划将其建设成为大型的现代公园。同年,在钱王祠南侧,兴建小型儿童公园一座,面积约为1.6公顷。并将邻近的儿童公园扩大到2.6公顷。

1957年,在公园内增建金鱼馆、游廊和花架以丰富游览内容。

1959年底,柳浪闻莺公园初步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三潭印月景区

解放初,三潭印月景区由于长年疏于维护管理,岛内湖泥淤塞,杂草丛生,亭台楼阁多数濒临倒塌,岛内道路泥泞,举步维艰。

1953年至1955年,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对这一景区展开了首轮的整修和改建工程,主要采用竹笼灌石填充湖基,并采用自然式的驳岸重新整修全岛内外的堤岸。

1959年,三潭印月景区改建先贤祠,拆除关帝庙,新建“迎翠轩”和“花鸟厅”两处园林建筑。

平湖秋月

解放初,平湖秋月景区可供开放的游览面积不足0.15公顷,景区西侧建有“罗苑”又名哈同花园,为犹太巨商哈同占有。该园占地0.4公顷,围墙高耸,严重阻隔游人的视线,破坏了环湖景观。这一区域47年后归属浙江大学和师范学院用作职工宿舍。

1959年,规划改扩建原平湖秋月景区,迁去职工宿舍,拆除了部分建筑和围墙,改建“罗苑”,并移动其中原有建筑的位置。改建“湖天一碧”楼,铺设园路,增植花木,添建假山。改建后的平湖秋月景点面积达到0.59公顷,这一景点和西湖终又重新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