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欣欣旅游网> 南宁旅行社>广西康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旅游资讯 > 山西旅游业要全力稳增长扩内需

旅游资讯

山西旅游业要全力稳增长扩内需

2012-07-08   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1100

6月5日,山西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了近期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当前受外需不振、内需乏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山西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防止经济趋势性下滑刻不容缓,必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找准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及时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会议强调,要把稳增长和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会议研究通过了省政府《关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根据会议精神,山西省旅游局组织召开全省旅游业稳增长扩内需电视电话会议,专题研究分析1—5月份全省旅游经济运行情况,安排部署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根据席小军局长的相关会议讲话,记录如下。

山西省旅游局局长席小军

  数字解读:产业在壮大产品更丰富 形象更凸显

  1—5月份,全省入境旅游人数达到60.34万人次,同比增长22.33%;实现旅游创汇2.36亿美元,同比增长28.31%;全省共接待国内旅游游客7109.35万人次,同比增长22.56%;国内旅游收入达到611.41亿元,同比增长28.80%;旅游总收入达到626.70亿元,同比增长28.67%。

  由于国家旅游局和全省是按季度公布数据,与全国相比来看,一季度,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次为9亿人次,同比增长12.7%;旅游总收入7146亿元,同比增长19.9%。山西省一季度旅游接待总人次为0.29亿人次,占全国旅游接待人次的3.2%,旅游总收入260.74亿元,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3.65%,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增幅8.75个百分点和10.33个百分点。

  与全省GDP相比来看,一季度,全省旅游业增加值139.6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6%;全省GDP同比增长10.3%,旅游业为30.23%,高于全省GDP增速约20个百分点,说明旅游业的发展势头比较强劲。

  (一)各市旅游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1—5月份,旅游总收入排在前3位的是太原、运城、晋中,分别为149.19亿元、67.96亿元、59.84亿元;旅游总收入增速排在前3位的是晋城、朔州、吕梁,分别为79.17%、37.42%、33.65%。

  海外旅游接待量排在前3位的是太原、晋中、大同,分别为17.79万人次、8.00万人次、6.65万人次;海外旅游接待增速排在前3位的是晋城、长治、大同,分别为73.89%、32.04%、24.70%。旅游创汇排在前3位的是太原、晋中、大同,分别为9938.55万美元、2546.65万美元、2515.79万美元;旅游创汇增速排在前3位的是晋城、长治、朔州,分别为511.88%、49.15%、31.67%。

  国内旅游接待量排在前3位的是太原、运城、晋中,分别为1272.43万人次、1010.59万人次、763.40万人次;国内旅游接待增速排在前3位的是晋城、长治、吕梁,分别为50.42%、35.46%、27.30%。国内旅游收入排在前3位的是太原、运城、长治,分别为142.73亿元、66.85亿元、58.61亿元;国内旅游收入增速排在前3位的是晋城、朔州、吕梁,分别为76.68%、38.34%、33.78%。

  (二)旅游经济构成情况分析

  据统计,1—5月份,入境旅游的游客在山西人均花费390.92美元,比去年增加18.13美元。根据今年5月底完成的《山西省国内旅游抽样调查分析》显示,山西国内旅游人均花费885.12元,比去年增加6.52元。国内旅游者在山西的花费构成如下:交通占25.57%,景区游览18.84%,餐饮占17.94%,住宿占16.03%,购物占13.36%,娱乐占4.38%,其他占3.88%。其中,交通、住宿、游览是旅游所需要的刚性消费,在山西的旅游消费中占60.44%,而娱乐与购物所占比重明显偏低。主要原因:

  一是景区游览比重较高。一方面由于山西省文化底蕴深厚,景区的吸引力大;另一方面由于山西省旅游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要素市场发展不够平衡,产业链延伸不足,旅游经济还停留在或者是基本停留在门票经济的层次。

  二是购物所占比重较低。2011年,全国旅游消费中,购物所占的比重超过了20%,在香港等发达地区,购物消费甚至要占到旅游消费的50%以上,远高于住宿、餐饮、游览的比重。而山西目前的比重仅为13.36%,将近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不及香港等发达地区的三分之一。

  三是娱乐所占比重很低。由于山西省大部分城市和景区基本上没有旅游娱乐节目,即使有的对游客的吸引力也很小,娱乐消费在旅游六要素消费中仅占4.38%。

  由此可见,山西需要进一步调整旅游消费结构,加大娱乐、购物等几大要素市场的建设,在旅游中心城市和重点景区积极打造能体现山西文化特色的旅游演艺节目,加强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的研发和生产,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购物场所,使全省旅游消费结构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之内。

  (三)重点旅游景区接待情况

  1—5月份,山西省重点监测的37个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528.54万人次,同比增长30.54%;门票收入4037.9万元,同比增长35.48%。五台山、绵山、乔家大院、平遥古城、太行山大峡谷、皇城相府、洪洞大槐树、运城盐湖8家景区接待量超过50万人次,雁门关、北武当山、珏山、王莽岭、皇城相府5家景区接待人次增长幅度超过100%,中国煤炭博物馆、东湖醋园、华严寺、王家大院、天脊山5家景区接待人次出现负增长。雁门关、北武当山、武乡红色旅游区、珏山、王莽岭、皇城相府6家景区门票收入增长幅度超过100%。

  从重点景区接待情况来看,出现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接待量和收入增长的景区客源地营销做的比较好,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对旅行社的优惠幅度大,如皇城相府、武乡红色旅游区、王莽岭;接待量和收入下降的景区普遍游览项目单一,产品缺乏创新,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如中国煤炭博物馆、东湖醋园、天脊山。

  由此可见,重点景区需要进一步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挖掘文化树品牌。就是要依据其所具有的文化特质,科学规划,顶层设计,品牌定位。二是服务设施要配套。就是要特别注重景区餐饮(酒吧)、住宿、泊车、厕所、购物、娱乐等服务场所高标准、高水平的建设。三是宣传推介有声势。就是要舍得宣传,下功夫宣传,创新宣传方式,能把游客吸引来。四是市场管理上水平。就是要为游客营造舒适、愉悦、放心的旅游环境,提供优质全方位的满意服务,能把游客留得住。五是优惠措施见实效。就是要通过各类优惠,吸引更多的游客,拉动旅游消费,提升综合效益。

  (四)旅游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是随着山西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社会开发旅游热情不断高涨,新景区、新项目日益增多,为广大旅游者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产品。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一季度全省有50余个旅游景区在建项目,投资额达到40多亿元。

  二是随着广大人民群众旅游需求不断增加,各类旅游服务机构的活跃度也有所增强。今年以来,全省共新增旅行社25家、星级饭店6家、新增上岗导游员800余人,旅游业成为山西省第三产业发展势头最好的产业之一。

  三是山西旅游知名度不断提高。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显示,今年在山西主要景点的游客中有61%的游客是首次来山西旅游。在受访游客中,51%的游客表示知道“中国山西·晋善晋美”宣传口号,并对这一宣传口号表示认同。

  四是由于北方季节特点, 5月份到10月份是山西一年中旅游的最佳时机,也是旅游旺季。从5月份的环比情况也印证了旺季的到来,特别是一些人文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景区、乡村旅游景区以及自然风景区接待量逐步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