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欣欣旅游网> 乌鲁木齐旅行社>新疆启程天下国际旅行社>旅游资讯 > 故宫,“太平缸”边叹流年

旅游资讯

故宫,“太平缸”边叹流年

2018-01-25   来源:欣欣网   点击数:1743

  故宫,不仅有一重重朱红大门,一座座雄伟大殿,一级级精美玉阶,那些金光闪闪的鎏金铜制大水缸,也一样引人瞩目。

  只不过,宫里头的大水缸另有别称,名叫“太平缸”、“吉祥缸”或“门海”。太平缸,取自保佑太平之意。它的作用就在于储水防火。

  这些大缸腹宽口窄,容量极大,而且装饰精美,两耳处还加挂着兽面铜环。旧时,人们称大缸为“门海”。从字面上不难理解,“门海”即是门前之大海。大殿的门前有了大海就不会再发生火灾了。这些大缸又被称作吉祥缸、太平缸。

  宫中设置大量铜缸的最初意图是用来防火的,但其实际存在的价值绝不仅仅局限于消防,同时它还是宫内大殿、庭院中不可或缺的陈列品。鎏金铜缸等级最高,因此要设列在皇帝上朝议政的太和殿、保和殿两侧以及用于御门听政的乾清门外红墙前边。而在后宫及东西长街,就只能陈设较小的铜缸或铁缸了。

  紫禁城内共有此类大缸308口,太和殿、保和殿前各4口,重达3000多公斤,可容水2000升,比一辆水车还能装。

  大缸有铁的,有铜的,也有铜质鎏金的。一般来讲,铁缸是明代铸造的,铜缸有明代的,也有清代的,鎏金铜缸都是清代的。冬天缸下加温,防缸水冻冰。

  大缸雕饰华美,造价不菲。据乾隆年间《奏销档》记载,“口径1.66米的鎏金铜缸约重1696公斤,仅铜缸制造约合白银500多两,再加上铜缸上的100两黄金,共计需铸造费至少白银1500两。

  这几口大缸原本是渡满黄金的,金光闪闪的,为什么现在缸上布满了刀痕呢?谁有有如此大的本领敢在上面舞刀弄枪呢?

  原来当年八国联军侵华时,八个强盗看到了缸上面的金子,就想刮走,结果就拿刀在上面刮金子。所以缸上面就布满了刀痕。累累刀痕,至今可见,提醒人们,勿忘国耻!

  如今故宫鎏金铜缸现存18口,其中太和殿前有4口。

  紫禁城中的建筑大多为砖木结构,极易失火,那么紫禁城有没有被烧毁过呢。

  其实被老百姓称为金銮殿的太和殿就曾被烧毁过四次。

  第一次是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第二次是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第三次是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第四次是康熙十八年(1679年),其中明代的三次大火曾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大殿全部化为灰烬。

  紫禁城最有名的一场大火发生在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十二月十五日,亦即太和门大火。当时,慈禧已为光绪帝定了来年正月二十七日举行大婚典礼,太和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距光绪大婚之日只有40多天。按照大清的祖制,皇帝大婚时,皇后要坐轿从紫禁城的正门午门被抬入皇宫,然后经太和门再向北进入内宫。由于太和门被大火焚毁,一时不可能完全修复,而光绪皇帝的婚期又不可随便更改,慈禧遂责令扎彩工匠临时扎制了一个一模一样的纸太和门,隆裕皇后正是从这座纸太和门进入后宫的。